湖南法治報訊(通訊員 鄧雄宇 范質惠 )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從此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為“國事”,父母“依法帶娃”時代開啟。
今年5月15日是第31個國際家庭日,所在周為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為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落地實施,普及立德樹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識,益陽市赫山區(qū)人民法院聯(lián)合區(qū)司法局和區(qū)婦聯(lián)在滄水鋪鎮(zhèn)芙蓉中學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為該校學生及家長普及家庭教育有關法律法規(guī),同時邀請家庭教育指導老師進行主題授課,提升家長依法教子、科學育兒能力。
該院少年法庭副庭長李艷陽在課堂上首先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立法背景、亮點內容等,重點解讀了家庭教育的方式及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在家庭教育中應承擔的主體責任,以提高家長“依法帶娃”的意識,讓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指導家長正確履行家庭教育職責。
赫山區(qū)司法局社區(qū)矯正管理局副局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楊青就家庭教育中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作簡短闡述。她強調,心理健康教育對于處在成長關鍵階段的青少年影響重大,家長應營造積極、溫暖的家庭氛圍,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赫山區(qū)婦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丁麗紅在接下來的發(fā)言中指出,赫山區(qū)正扎實有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家長家庭教育理念和能力,建議家長積極與學校保持密切聯(lián)系,共同關注未成年人成長。
本次活動特邀請了家庭教育指導老師徐芬開展主題授課。課堂以“經營幸福家庭,守護孩子的成長土壤”為主題,主要講述了孩子性格形成的原因,原生家庭模式對人生的影響,什么是有效的溝通模式與如何幫助孩子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釋放壓力等。家庭教育指導老師與家長進行了沉浸式地互動演繹,通過家庭角色轉換的方式,深化家長對于家庭教育的感悟,讓他們對于親子溝通和教育有了更多的理解。
課程結束后,工作人員向學生及家長發(fā)放了《十問十答 送法到家 讓孩子健康成長》《利劍護蕾 共促成長》折頁等宣傳普法資料,并與家長們進行了互動交流,解答家長們提出的親子日常相處困惑,指導家長學會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點,與孩子進行良好溝通。家長們紛紛表示,會尊重孩子,關愛孩子,不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學會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好家長。
一審:楊紹銀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責編:楊紹銀
來源:湖南法治報